Search


上星期鳳梨事件發生後,問了一下做鳳梨出口大陸的朋友,他說有問題的鳳梨是從嘉義走小三通去廈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上星期鳳梨事件發生後,問了一下做鳳梨出口大陸的朋友,他說有問題的鳳梨是從嘉義走小三通去廈門的,而做這一批鳳梨的貿易商並不是過去專門在出口鳳梨的貿易商,這次真的是被害到。

農委會已經查出這批鳳梨是高雄同林國際向屏東東泰運銷採購,查到是哪些農民的鳳梨,也無助於事,因為這是整個制度管理上的問題,就算農民種的鳳梨有農藥殘留,也應該在國內就被管制,而不是在廈門的關口被人家用生化法篩出來,之後進行分析找出殘留農藥。

農委會也出來說要落實外銷三級制度,鳳梨納入實施三級管理制度品項,包括第一級供果園系統登錄、農藥自主管理,採收前送驗,合格者始得採收外銷。第二級外銷集貨場,查證供果園藥檢合格報告,並依比例抽檢合格者,電腦系統始予印出供果園追溯條碼。

最可惡的就是農委會農糧署了,當年從93年開始要建立完整的外銷供果的制度,http://www.coa.gov.tw/view.php?catid=10579
93年就講過這些話,94年經選定具競爭力之芒果、楊桃、荔枝、香蕉、柑橘、鳳梨、木瓜、番石榴、葡萄及鳳梨釋迦10項水果辦理,計完成5,408公頃。
那實際咧?農糧署的執行,也只放在木瓜、芒果、荔枝這三樣
,而對於時局的變化,總是慢半拍,對於鳳梨的市場關注,顯示出了農糧署的僵化。

統計國內關務資料可以看到出口中國的數量從98年開始極速的成長,100年就超越中國,103年達到8000頓,今年1~3月的量已經接近3000頓,既然是我們主要的出口國,我們就應該把品質顧好。
但以目前的這個狀況無法落實生產履歷的狀況之下,運銷公司任意收鳳梨來做為外銷供果,就完全視外銷供果制度為無物,為什麼有外銷供果制度,但問題一樣會發生呢?
是使用沒有登錄外銷供果的果園的水果?
還是使用登錄外銷供果的果園的水果,但從果園就開始收果呢?
還是這個制度上的管理很鬆散呢?


Tags:

About author
專長為油品精煉、肥料、農產運銷實務、GAP輔導、食品研發等。接任何與上列主題相關的寫作與演講及通告,意者可以私訊。
這是一個介紹食品安全、油脂、農業的粉絲團 業配請聯絡[email protected] 或直接於粉絲團傳訊,謝謝。
View all posts